普济方 平脉法第二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 无经 失纪 (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
营卫流行。不失衡铨。
(衡铨者。称也。可以称量轻重。内经曰。春应中规。夏应中衡。秋应中矩。冬应中权。
营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肾。北方水。旺于冬。而脉沉。心。南方火。旺于夏。而脉洪。肺。西方金。旺于秋。
而脉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人身之脉。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
脉 则 尺。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经脉之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寸口。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身。复还至于寸口。寸口为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风伤阳。故脉浮虚。寒伤阴。故脉牢坚。蓄积于内者。谓之水蓄。故脉沉潜。支散于外者 烦焉。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脉与病不相应者。必缘传变之所致。三部以候五脏之气。随部察其虚实焉。)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
(太过不及之脉。皆有邪气干于正气。审看在表在里。入腑入脏。随其所含而治之。)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难经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以脉随呼吸而行。故言脉之头也。)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
名曰 (外为阳。内为阴。内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是出以候外。入以候内。疾为有余。
有 者。阳不足而阴有余。故曰内实外虚。)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患 脉 (望以观其形证。问以知其所苦。脉以别其表里。病苦发热身疼。邪在表也。当卧不安。
而 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诊其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
若里 (腹痛者。里寒也。痛甚则不能起。而脉沉细。今病患自坐而脉浮大者。里寒散也。是有 经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
(发热烦极。则不能静卧。今向壁静卧。知热已去。)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
处 (诈病者。非善人。以言恐之。使其畏惧则愈。医者。意也。此之谓欤。)
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
(针经曰。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欠。阴阳不相引。则病。阴阳相引。则和。
脉之呻者。病也。
(呻为呻吟之声。身有所苦则然也。)
言迟者。风也。
(风客于中。则经络急。舌强难运用也。)
摇头言者。里痛也。
(里有病。欲言。则头为之战摇。)
行迟者。表强也。
(表强者。由筋络引急。而行步不利也。)
坐而伏者。短气也。
(短气者。里不和也。故坐而喜伏。)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内经曰。腰者。身之大关节也。腰痛为大关节不利。故坐不能正。下一脚以缓腰中之痛也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心痛则不能伸仰。护腹以按其痛。)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 (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至春分之时。伏寒欲发。故云。今月之内 脉。
焦不 问曰。人病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恐怖者。血气不足。而神气弱也。脉形似循丝累累然。面白脱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涩为阴。虽主亡津液。而唇口干燥。以阴为主内。故不饮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赤。
(愧者。羞也。愧则神气怯弱。故脉浮而面色变改不常也。)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 骨者 (菽。豆也。难经曰。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
之至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
(脉经曰。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下利不见脉。则冷气客于脾胃。今尺中时一小见。
为 复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
名曰 (金胜木。水胜火。纵者。言纵任其气。乘其所胜。横者。言其气横逆。反乘所不胜也。
纵 )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为人病者。名曰八邪。风寒暑湿伤于外也。饥饱劳逸伤于内也。经脉者。营卫也。营卫者 则脉紧。中暑则曰残。害良曰贼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 又问曰 (医以脉证与药相对。而反变异。为其灾可怪。故名灾怪。)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
(难经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脉来濡弱而长。故曰弦。
是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纯弦者。为如弦直而不软。是中无胃气。为真脏之脉。内经曰。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 (心旺于夏。夏则阳外胜。气血淖溢。故其脉来洪大而长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 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心脉来盛去衰为平。来微去大。是反本脉。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微为正气。
大为邪气。来以候表。来微则知表和。去以候里。去大则知里病。内经曰。心脉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头小本大者。即前小后大也。小为正气。大为邪气。则邪气先在里。
今复还于表。故名曰覆。不云去而止云来者。是知在表。脉经曰。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汗者心之液。上微为浮之而微。头小为前小。则表中气虚。故主汗出。下微沉之而微。本大为后大。沉则在里。大则病进。内经曰。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今邪甚下行。格闭小肠使正气不通。故不得尿。名曰关格。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今关格正气不通。加之头有汗者。则阳气不得下通而上脱也。其无汗者。虽作关格。然阳气未衰。而犹可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是肺脉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
为难治也。
(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
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客皮肤。留而不去。
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
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
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当春时。反见秋脉。为金气乘木。肺来克肝。夺旺脉而见。至秋肺旺。肝脉则绝。故知至秋死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肥人肌肤浓。故脉当沉。瘦人肌肤薄。故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必有邪气相干。使脉反常。故当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寸脉下不至关者。为阳绝不能下应于尺也。尺脉上不至关者。为阴绝不能上应于寸也。内经曰。阴阳离缺。精气乃绝。此阴阳偏故皆决死。期以月节克之者。谓如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
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猝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
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患不病。为根本内绝。形虽且强。猝然气脱。则眩运偃仆而死。不曰行尸而何。人病脉不病。则根本内固。形虽且羸。止内虚尔。谷神者。谷气也。谷气既足。自然安矣。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脉来大而盛。聚而沉。谓之翕奄沉。正如转珠之状也。沉为脏气。故曰纯阴。翕为腑气。故曰正阳。滑者。阴阳气不为偏胜也。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者。当阳部见阴脉。则阴偏胜而阳不足也。阳明胃脉。胃中阴多。故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者。当阴部见阳脉。则阳偏胜而阴不足也。以阳凑阴分。故曰阴实。股与阴。少阴之部也。今阳热凑阴。必熏发津液。
泄达于外。股内汗出。而阴下湿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金匮要略曰。寒令脉急。经曰。诸紧为寒。)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
(高者。暴狂而肥。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卫为阳气。卫盛而暴狂者。阴不胜阳也。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盛为肥者。气盛于外也。)
营气盛。名曰章。
(章者。暴泽而光。营者。血也。荣华于身者也。营盛。故身暴光泽也。)
高章相搏。名曰纲。
(纲者。身筋急脉直。营卫俱盛。则筋络满急。)
卫气弱。名曰 。
( 者。心中气动迫怯。卫出上焦。弱则上虚。而心中气动迫怯也。)
营气弱。名曰卑。
(卑者。心中常自羞愧。针经曰。血者。神气也。血弱。则神弱。故常自羞愧。)
卑相搏。名曰损。
(损者。五脏六腑之虚 也。卫以护阳。营以养阴。营卫俱虚。则五脏六腑失于滋养。
致俱 卫气和。名曰缓。
(缓者。四肢不能自收。卫气独和。不与营气相谐。则营病。内经曰。肝受血而能视。
足受 营气和。名曰迟。
(迟者。身体重。但欲眠也。营气独和。不与卫气相谐。则卫病。身体重而眠。欲眠者。
卫 迟缓相搏。名曰沉。
(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营气独和于内。卫气独和于外。营卫不相和谐 者。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
血 (缓为胃脉。胃合卫气。卫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卫和气舒。则颜色光润。
声 正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滑则谷气实。是为胃实。紧则阴气胜。是为脾强。以脾胃一实一强 痛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经曰。浮为虚。内经曰。大则病进。浮则为正气虚。大则为邪气实。在尺。则邪气关闭下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伏则胃气伏而不宣。中焦关格。正气壅塞。故吐逆而水谷不化。涩则脾气涩而不布。
邪气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 (痂癞者。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内经曰。脉风成为疠。)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营中寒。营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则心内 (卫为阳。营为阴。弱者卫气微。阳气不足也。迟者营中寒。经中客邪也。营客寒邪搏而发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当微小。反紧者。邪胜也。故云难治。
经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弱者。阳气不足。阳能消谷。阳气不足。则不能消化谷食。缓者。胃气有余。则胃中有未 谷。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则气动。
(浮为胃气虚。紧为脾中寒。胃虚则满。脾寒则痛。虚寒相搏。肠鸣而转。转则膈中之气因 使阴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营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 噫而 (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气也。营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根据仰。身体为 不足。
三焦因 中焦 归者 谷。
口。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沉为实者。沉主里也。数消谷者。数为热也。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木来克土。为鬼贼相刑。故云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营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营气不足。面色青。
营 (卫为气。面色黄者。卫气衰也。营为血。面色青者。营血衰也。营行脉中为根。卫行脉外 咳逆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营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 (经曰。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营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其身体瘦 皮、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 (卫为阳。微为亡阳。脉微者。卫气疏。卫温分肉。肥腠理。卫气既疏。皮肤不得温肥。
则 于 成 密 卫气疏。则气不循常度。三焦绝其常度也。)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中气虚且寒。气自短矣。)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烦者。热也。少阴脉弱者。阴虚也。阴虚。则发热。以阴部见阳脉。非大虚也。故生微烦 者。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脾胃为营卫之根。脾能上下。则水谷磨消。营卫之气得以行。脾气虚衰不能上下。则营卫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
热 (尸厥者。为其从厥而生。形无所知。其状若尸。故名尸厥。少阴脉不出。则厥气客于肾。
五 呼 不 股 为 期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微为亡阳。尺紧为阴胜。阳微阴胜。故云虚损。又加之多汗。则愈损阳气。是阴常在。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 (卫。阳也。微为卫气微。故云亡阳。营。血也。濡为营气弱。故云亡血。弱为阴虚。
虚则 阳气 无谷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濡弱者。气血也。往反有十一头者。五脏六腑共十一也。)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腑阳也。阳脉见者。为乘腑也。脏阴也。阴脉见者。为乘脏也。)
夫人迎。左手关前一分是也。肝胆之位。脉紧盛。伤于寒。在结喉旁一寸半。动脉应手是穴 脏主。
兼属 夫太 。在足内踝骨上动脉陷中。伤寒何以须诊太 脉耶。太 穴。是少阴肾之经。男子以 阴病 也。
本。
叶枯矣 不吐者 将枯槁 夫冲阳。一名会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伤寒何以须诊冲阳脉耶。
答 其清者为营。营。血也。浊者为卫。卫,气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循环无端。
胃为水谷之海。土禀四时以察其胃气之有无也 缓时一止复来。曰结。
聚气痞。忧思所成。大动而中止。不能自还甘草汤。夫又据脉论云。伤寒治法。据脉为要。问证次之。证如此。脉亦如此。条例径行。
若证热而 理之。庶流通而无 之无力。
洪。但指邪。以行邪乘虚。
夫外有脉。内无脉。为外实内虚。外无脉。内有脉。为内实外虚。虚实之义。随其脉之有无 八难 乘阳 入 以 盛 盛 阳 之 氏 损 下 有 正恐阳盛入内。而误以桂枝汗之。内得热以助邪。外撤虚而损正。又安得而不毙。观古人发表之药多温。攻里之药多寒。则知阴阳虚盛之意微。非止为汗下设。正所以为用药寒温设也。可不明辨哉。
伤寒治法。内则审脉。外则审证。大要辨表里虚实为先。病在表。有表虚。有表实。病在里 缓。
脉 冷 与 赤 同 夫太阳属膀胱。非发汗不能愈。必用桂枝、麻黄。以助阳却邪。阳明属胃。非通泄不能痊 热 附 阳 阳 有 皆 为毒瓦斯入脏。皆当下之。知乎此。则伤寒用药之法。随变随应而不穷矣。虽然。伤寒七日。
传遍六经。此约法也。或首尾只在一经。或间传一二经而止。又不可拘。但据脉与外证验之。是为活法。
发热憎寒体痛时。脉浮解表定无疑。不憎寒却频憎热。多汗咽干里下之。
夫三阳外证。腰脊头疼热恶寒。目疼汗热鼻中干。耳聋口苦时干呕。胸胁肋疼寒热干。
太阳证。腰脊强。头项痛。发热恶寒。若伤风。则鼻塞恶风。阳明证。目疼身热。鼻干。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自出。不得卧。内实。大便难。少阴证。耳聋。胸胁痛。或口苦咽干。
目眩。或往来寒热而呕。阳病。体轻脉轻。外证。壮热烦渴。大小便秘。头面有汗。昏愦气粗。扬手掷足。
夫三阴外证。肠满肢温利不烦。舌干燥渴或憎寒。唇青舌卷多烦满。筋急囊间缩又挛。
太阴证。腹满或痛。手足温。自利不渴。喉下干。少阴证。口燥舌干而渴。或口中和。
皆恶 筋急 大小 发躁 胃解 夫汗下温正法。太阳伤风。自汗恶风。桂枝汤。伤寒。无汗恶寒。麻黄汤。风寒俱盛。
则以 麻黄 汗多 汤。
为 腹 舌不燥。及背恶寒者。并用四逆汤。小便白者。亦用四逆。始得病。脉沉。反发热。麻黄细辛附子汤。口燥咽干而渴。急下之。用大承气汤。厥阴脉微浮。为欲愈。不浮未愈。小建中汤。脉浮缓。如疟状者。囊不缩者。亦欲愈。桂枝麻黄各半汤。脉沉短者。囊必缩。为毒瓦斯入脏。可用承气汤下之。利不止。用四逆汤。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稍厥或中寒下利。则干姜甘草汤。大段重者。用四逆汤。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六经惟少阴难治。大要以口燥而渴。别其热。脉沉而迟。别其寒。然亦有表里无热。但烦愦。默默不欲见光明。其脉沉细。或时腹痛。此可四顺汤。增加干姜。对之增损。理中丸亦可矣。凡阴证。白通汤。四逆汤。
通脉汤条例。未敢遽用者。且以理中汤。甘草干姜汤代之。虽然。阴寒亦有毒。乃病气也。
滞须行之。养正丹。金液丹。半硫丸。皆可疏利。又为要药。
夫三部之位。左右手。去鱼际一寸。名曰寸口。去尺泽一尺。名曰尺部。两境之间。名曰关 至关 之数 三阳 上。
不可 (今人以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谓之反。非也。男子阳有余。脉在上。尺脉必弱。
以左 是正 耳。
圣人以察阴阳。以决生死。虽经络流注。如环无端。岂能逃于三部者哉。
夫诊候之法。凡初下指。先以中指揣按得关位。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口也。
(男先左手。女先右手。)
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 (医家责肥人脉浮。为肌肉浓实。重取乃得。若举手而得。则其浮也甚矣。责瘦人脉沉。
为 凡诊脉。以气息平定方下指。一呼一吸为一息。其一息之间。脉息四至。或五至。不大不小 之详 (所属部分。谓心位洪。肺位浮。肾位沉。肝位弦。脾位缓也。四时。谓春脉弦。夏脉洪。
应。
夫脉息之证。盖脉以肉为阳。脉以血为阴。华佗云。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
气 短人脉短。性急脉急。性缓脉缓。反此者逆。按内经云。形盛脉细。气少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气多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难经云。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者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王叔和云。脉沉为在里。脉浮为在表。迟则在脏。数则在腑。滑为实为下。数为虚为热。张仲景云。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大抵阳脉常浮而速。
阴脉常沉而迟。七表属腑。病在于阳。春夏见之易治。八里属脏。病在于阴。秋冬见之犹轻。假令数在左寸。浮之得者。热入小肠。沉之得者。热入于心。余皆仿此。脉理精微。非言可尽论。其梗概不出于此矣。王叔和云。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亦在乎人熟之而已矣。
夫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阳也。阳数奇。
夫浮。按之不足。举之有余。
(寸口浮。其人有风。发热头疼。关上浮。腹满。尺中浮。小便难。趺阳浮。即为虚。)
夫芤。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芤主失血。寸口芤。主吐血。微芤者衄。关上芤。大便血。尺中芤。小便血。)
夫滑。往来疾。却流利。替替然与数相似。
(脉滑为阳。寸口滑。为阳盛。关上滑。为呕逆。尺中滑。小便赤。妇人经脉不利。然而尺 夫实。大而长。按之应指。 然浮沉皆得。
(寸口实。主上焦热。关上见实。腹胀。尺中有此。主小腹痛。小便涩。)
夫弦。举之无有。按之弓弦状。又曰。浮紧乃为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
(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大抵伤寒脉必弦。盖人迎脉盛。伤寒干人迎者。少阳之分。
少 甚 夫紧。按之实数。似切绳状。
(紧则为寒。寸口紧。头痛。关紧。心下满痛。尺紧。脐下痛。阴阳俱紧。当清邪中上。
浊 夫洪。极大在指下。举按满指。
(寸口洪。主胸膈烦热。关上洪。主胃热口干。尺中洪。主大小便有血。三部洪。三焦俱热 夫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里阴也。阴数偶。
夫微。若有若无。极细而软。
(微则为虚。寸口微。为阳不足。阳微则恶寒。阴微则下利。)
夫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为在里。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然沉而迟者。乃阴证也。宜温之。沉而数者。
有热 夫缓。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缓则为虚。太阳病。其脉缓者。为伤风。惟脾得之。即是本脉。)
夫涩。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
(涩则为少血。寸口涩。少气。上焦冷。关上涩。胃冷脾痛。尺涩。小便数。小腹冷。
三部 不足 夫迟。呼吸三至。去来极迟。
(迟则为寒。寸口迟。则上焦冷。关上迟。胃冷不欲食。吞酸吐冷水。尺中迟。小便多。
并 夫伏。极重按之。指着骨乃得。
(伏主物聚。寸口伏。胸中逆气。关上伏。有水气。溏泄。尺中伏。水谷不化。大抵关前得之。多为热。关后得之。多为冷。关中得之。阴阳结。或冷或热不定。当以余证参之。)
夫濡。按之似无。举之全无力。
(形与缓、涩、迟、脉虽稍殊。其为冷证皆一也。)
夫弱。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弱为虚。寸口弱。阳气虚。汗自出。关弱。无胃气。胃中有热。脉弱为虚热病作不可大攻 夫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又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夫有结脉。有促脉。有代脉。结者阴也。阴盛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满烦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 芩黄 大抵结、促之脉。虽时一止。为病脉。非死脉也。唯代脉者。真死矣。往来缓动而中止。
不 。夫脉浮而紧涩。头疼。身体拘急。恶寒无汗。寒多热少。面色惨而不舒。腰脊疼痛。手足指 盖伤寒之候。发热恶寒。头疼。腰脊痛。脉紧无汗。宜发汗而解。麻黄汤主之。经曰。
只与 (杂方中。人参顺气散。葱豉汤。苍术散。麻黄葛根汤。可选而用之。)
然太阳病。亦有热多寒少者。须仔细看脉与证也。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宜桂枝麻黄 热 一 解 夫脉浮而缓。寸大而尺弱。自汗体热。头疼恶风。热多寒少。其面光而不惨。烦足不冷。
盖伤风之候。头疼发热。脉缓。汗出恶风。当须解肌。宜桂枝汤主之。轻者。只与柴胡桂枝 (杂方中。败毒散。独活散。可选用。)
治太阳中风。有汗用桂枝汤。
(凡脉紧。必无汗。唯濡而紧。却自汗。勿误用桂枝。当用小建中汤也。须是脉浮而缓者。
项背强者。桂枝汤加葛根也。
(本草。葛根主伤风有湿。开窍解肌。盖桂枝加葛根者。谓中风有湿。当加之去其风湿。
取 里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也。(不饮水者是也。)
凡发汗后。汗不止为漏风。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腹满者太阴证。脉浮者。可服桂枝汤。
微发 四 半两。
用古方 又问。伤寒与伤风。何以别之。伤寒者。脉紧而涩。伤风者。脉浮而缓。伤寒者无汗。
脉涩 浮发 其证 少阳 但 有发热恶寒。烦躁。手足温。而脉反浮紧者。有寒多热少。不烦躁。手足微冷。而脉反浮缓 多热 伤寒见风脉。宜服大青龙汤。盖大青龙证脉。似桂枝反无汗。病似麻黄反烦躁是也。脉弱有汗 加 在内添石膏。所以为紧。此治营卫俱病。若证不审。误用大青龙汤。则发汗多伤人。以其有烦躁一证。故须用大青龙。大抵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故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桂枝主伤卫。麻黄主伤营。大青龙主营卫俱伤故也。风伤卫者。病在皮肤之间也。以卫行脉外。为阳。主外。皮肤之间。卫气之道路故也。其病浅。寒伤营者。寒气中于肌肉也。以营行脉中。为阴。主内。肌肉之间。营气之道路故也。其病深。所以桂枝、麻黄所施各异。戒勿误用。以有浅深之别。风寒之殊。医当宜审谛。大青龙尤宜慎用。
仲景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伤肉 。此为逆也。类纂云 以救 为合 夫夏月发热恶寒。头疼。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盖冬伤于寒。因暑气而发为热病。治热病与伤寒同。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加烦躁者。宜大青龙汤。然夏月药性须带凉。不可太温。桂枝、麻黄、大青龙。须加减法。夏至前。桂枝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桂枝、麻黄、大青龙。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半两也。盖桂枝、麻黄汤性热。地暖之处。非西北之比。夏月服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热病三日外。与汤不瘥。脉热仍数。邪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主之。此方夏至后。代桂枝证用。若加麻黄半两。可代麻黄青龙汤用也。古方。三月至夏。为晚发伤寒。栀子升麻汤。亦可选用之。又问。夏至后。
皆可行白虎汤耶。白虎汤治中暑与汗后。一解表药耳。
(今之医者。见六月中病。多云中暑。不辨热病。用药太凉。又况夏则阴气在内。最难调治 夏月自汗恶寒。身热而渴。其脉微弱者。此名中暑也。大抵中暑与热病外证相似。但热病者 盖 盛 (其面如涂油。类纂云。面垢者。阳证也。一名面尘。若尘垢之着面。)
手足微冷。烦渴口燥。但觉倦怠。四肢却不痛重。其脉微弱。按之无力。白虎汤主之。
痰逆 最妙 皮肤 热病 身体 病。盖(春初秋末。阳气在里。其病稍轻。虽不用药治之。五六日亦自瘥也。)
升麻汤。解肌汤。柴胡桂枝汤。最良。热多者。小柴胡汤主之。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 次 唯冬月及正初。乃可用正方。自春末。至夏至以前。桂枝、麻黄、大青龙内。宜加减也。病人先热后寒。尺寸脉俱盛。此名温疟也。先热后寒。名曰温疟。病患尺寸俱盛。重感于寒。
变成温疟。小柴胡汤主之。疟疾寒热相等。及先热后寒者。俱宜与小柴胡汤主之。先寒后热者。小柴胡加桂枝汤。有多热者。白虎加桂汤。有多寒者。但寒者。柴胡桂姜汤。有汗多烦渴。小便涩赤。素有瘴气。及不伏水土。呕吐甚者。可服五苓散。脉小紧。寒热呕吐。间日频日发作无时。大便秘者。可服大柴胡汤下之。脉浮大。寒热往来者。可服祛邪丸吐之。久不愈者。服疟母煎丸。当自愈。治疟之法。无以过也。大抵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浮大者。可吐之。夏伤于暑。秋必病疟。此非伤寒之谓。以其观伤寒有温疟一证。故因而及之。脉尺寸俱浮。头疼身热。常自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此名风温也。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即发风温。主四肢不收。头疼身热常在。汗出不解。治在少阴、厥阴。
不可发汗。即谵言独语。内烦躁扰。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精。疗之者。复发其汗。如此死者。医杀之也。风温不可发汗。宜葳蕤汤。风温身灼热者。知母干葛汤。风温如渴甚者。
栝蒌根汤。风温脉浮。身重汗出。汉防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