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花(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芒种花为藤黄科植物西南金丝梅Hypericum henryi Levl. et fan. subsp. henryi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采收,除去泥土,晒干,切寸段或粉碎成粗粉备用。产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中药名称芒种花
中药学名(拉丁名)CAULIS CUM FOLIO HYPERICI HENRYI
别 名洱海连翘、云南连翘、栽秧花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藤黄科(山竹子科)
分布区域产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来源
本品为藤黄科植物西南金丝梅Hypericum henryi Levl. et fan. subsp. henryi的干燥地上部分。(《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分布产地
产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泥土,晒干,切寸段或粉碎成粗粉备用。(《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长1-5cm,直径1-7mm,表面红褐色、棕红色或棕色,有分枝,节处常膨大。单叶对生,近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宽卵形,长1.5-3cm,宽0.6-1.7cm,全缘,叶面绿色,背面粉绿色,两面光滑无毛。偶见花淡黄色,单生枝顶。蒴果棕褐色,干后开裂。气微香,味微苦。(《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性味归经
傣医:苦、凉。入水、土塔。 中医:苦,寒。归肝、肾、膀胱经。(《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通经,利尿通淋。(《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经闭不通,产后淤血,小便不利,跌打损伤,金疮出血,水火烫伤,痈肿。(《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用法用量
3-9g。(《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用药禁忌
《云南中药志》:“虚热者忌用。”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药材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稀乙醇50ml,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挥至无醇味,加水10ml,用石油醚(30-60℃)洗涤两次,每次20ml,弃去石油醚液,水层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两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丝桃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丙酮-水(7:5: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
原标题:芒种花词条标签:西南金丝梅,芒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