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鲴鱼(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5:00
A+ A- 关灯 听书

黄鲴鱼(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黄鲴鱼为鲤科动物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黄尾鲴的肉。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分布于长江流域,甘肃、山西、河北、福建、山东、海南亦有。

中药名称黄鲴鱼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黄骨鱼,黄姑子,黄尾刁,黄片,黄尾
所属功效类温里药
科动物药
分布区域分布于长江流域,甘肃、山西、河北

来源
本品为鲤科动物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黄尾鲴的肉。(《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分布于长江流域,甘肃、山西、河北、福建、山东、海南亦有。

入药部位
动物

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温中止泻。(《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胃寒泄泻。(《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中华本草》)

用药禁忌
不宜多服。(《中华本草》)

相关论述

1.《纲目》:“甘,温,无毒。”

2.《纲目》:“止胃寒泄泻。”

3.《中国药用动物志》:“温中止泻。”

4.《医林纂要·药性》:“多食令人发热作渴。”

原标题:黄鲴鱼词条标签:黄尾鲴,黄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