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荑酱(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芜荑酱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取芜荑仁水浸一伏时,袋盛,揉洗去涎,以蓼汁拌晒,如此七次,同发过面曲,如造酱法,下盐晒之。每一升,曲四斤,盐一斤,水五斤。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河南的等地。
中药名称芜荑酱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
所属功效类驱虫药
科榆科
分布区域、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
来源
本品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河南的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取芜荑仁水浸一伏时,袋盛,揉洗去涎,以蓼汁拌晒,如此七次,同发过面曲,如造酱法,下盐晒之。每一升,曲四斤,盐一斤,水五斤。(《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杀虫。(《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虫积腹痛,疮癣。(《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开水冲服。(《中华本草》)
用药禁忌
不宜过量、久服。(《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治癣疮:以芜荑作酱食之。(《普济方》)
相关论述
1.《新修本草》:“辛,少臭。”
2.《纲目》:“辛,微臭,温,无毒。”
3.《本草经集注》:“杀虫。”
4.《食疗本草》:“芜荑作酱,功尤胜于榆人。”
5.《本草拾遗》:“主五鸡病,除疮癣。”
6.《药性考》:“治疣厥痛,滞积能攻,北人宜食,消酪酥浓,荡涤肠垢。”
7.《食疗本草》:“多食落发。”
8.《药性考》:“多食憔客(容)。”
原标题:芜荑酱词条标签:大果榆,芜荑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