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

发布时间: 2024-01-05 08:27:24
A+ A- 关灯 听书

二陈汤的基本资料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湿痰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用法

上药为粗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侯。

制备

上药锉为一剂。

提示

热痰,燥痰,吐血,消渴,阴虚,血虚均忌用。

方解

本方证为脾失健运,水湿凝聚成痰犯肺所致。湿痰犯肺,故咳嗽痰多易咯;痰阻气机,胃失和降,故胸膈满闷,恶心呕吐;湿困脾阳,则肢体困倦;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痰浊凌心,则为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均为湿痰之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中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君药。橘红理气化痰,芳香醒脾,使气顺痰消,为臣药。君臣相配,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使湿祛痰消,治其生痰之源,为佐药。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煎时加生姜降逆止呕,又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使散中有收。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祛痰的通用方剂。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辅以茯苓甘草臣,理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乌梅真。

运用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代表方,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脉沉滑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