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

发布时间: 2024-01-05 00:00:41
A+ A- 关灯 听书

公元1860年至1933年间,张锡纯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是一位中西医汇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祖先张友三曾传下家训:”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可以学医。” 张锡纯从小就聪明好学,父亲张丹亭擅长医术,他也跟随父亲学习并兼修中医理论知识。

公元1885年,张锡纯治癒了当时著名的名医高鲁轩和毛仙阁束手无策的危重疾病,受到了两人的高度评价。然而在此之前,他还主要是以教授为主要职业。

公元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季考试后,张锡纯开始广泛收集百馀种医学书籍进行阅读,学识不断增长。此时正值清朝末期,西方医学在中国迅速传播。

公元1904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西式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的能够教授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师。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他萌发了中西医结合的思想,于是潜心于医学研究。他认为中西医各有长处,因此他又自学了西药,试图将西药的优点融入中医体系中。经过十馀年的阅读、实践过程,公元1909年完成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这时,张锡纯已经接近五十岁,名声逐渐传开。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应德州驻军统领聘请,担任军队医生多年。

公元1918年,苏中宣等人聘请张锡纯来到奉天(今渖阳市),在大东关开设立达医院,并担任院长,提倡中西医合作,声名鹊起。公元1920年代初期,与江西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齐名,被称为“四大名医”。此外,他还与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被誉为国内“名医三张”。

公元1928年后移居天津,白天诊治病人,晚上写作,创办天津“国医函授学校”,设立“中西汇通医学社”,培养后继人才。

公元1933年秋天,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张锡纯的代表作品为《医学衷中参西录》,一有共七期、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