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学派代表人物关系图最新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11:38
A+ A- 关灯 听书

汇通学派代表人物关系图

张锡纯

个人背景

  •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
  • 他十几岁就能写出一手好诗,但后来“显名”的却是医学。
  • 他曾两次参加乡试但未中,后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
  • 同时他也开始接触西医及其他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并潜心于医学。

学术贡献

  •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了“衷中参西”的医学思想,为中西医汇通指出了一条新路,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地位。
  • 他一生除了孜孜研究医学外,还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材,例如1918年,他被聘请到奉天(沈阳),在大东关开办立达中医院,并担任院长,提倡中西医合作。
  • 张锡纯在临床实践中,倡导中西药并用,认为以西药治标,以中药治本,奏效必然快捷。

历史背景

  • 汇通学派的出现,主要是近代西方医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在医学领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洋务运动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影响。
  • 近代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的人,一般认为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他在办洋务中,于光绪七年(1881年)在天津创办“北洋施医局”,聘请英人麦肯齐为医官,成为我国办的第一所西医学校。
  • 面临这一严峻局面,中医界中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认为中医学已尽善尽美,毋须向别人学习;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医学一无是处,要全盘接受西医学的内容。中西汇通学派则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必须吸取西医之长,为中医所用。

与其他代表人物的关系

  • 张锡纯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和实践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 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不仅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对前人见解的充分吸取和融会贯通。
  • 他的学术思想和实践与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等其他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