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花子(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水红花子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奈质。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中药名称水红花子
中药学名(拉丁名)POLYGONI ORIENTALIS FRUCTUS
别 名水荭子、荭草实、河蓼子
所属功效类
活血化瘀药
科蓼科
分布区域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直径2-3.5mm,厚1-1.5mm。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梗痕,有的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味淡。(《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咸,微寒。归肝、胃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散血消癥,消积止痛,利水消肿。(《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癥瘕痞块,瘿瘤,食积不消,胃脘胀痛,水肿腹水。(《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熬膏敷患处。(《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凡血分无瘀滞及脾胃虚寒者慎服。(《中华本草》)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果皮栅状细胞多成片,黄棕色或红棕色,侧面观细胞1列,长100-190μm,宽15-30μm,壁厚约9μm;表面观细胞多角形或类圆形,细胞间隙不明显,胞腔小,稍下胞腔星状;底面观类圆形,内含黄棕色或红棕色物。角质层与种皮细胞碎片易见,与角质层连结的表皮细胞甚扁平;表面观角质层边缘常卷曲,表皮细胞长形,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凸出部分末端较平截,有的与相邻细胞嵌合不全形成类圆或圆锥形间隙;种皮细胞长条形或不规则形,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花旗松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10:1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1.治腹中痞积:水红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武火熬成膏,量痞大小摊贴,仍以酒调膏服。忌荤腥油腻。(《保寿堂经验方》)
2.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水红花子15g,大腹皮12g,黑丑9g。水煎服。
3.治脾肿大,肚子胀:水红花子1000g,水煎熬膏。每次1汤匙,每日2次,黄酒或开水送服。并用水红花子膏摊布上,外贴患部,每天换药1次。(2-3方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4.治瘰疬,破者亦治:水红花子不以多少,微炒一半,余一半生用,同为末,好酒调二钱,日三服,食后夜卧各一服。(《本草衍义》)
5.治结膜炎:水红花子9g,黄芩9g,菊花12g,龙胆草6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6.治胃痛:水红子或全草9-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中药炮制
水红花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用时捣碎。
炒水红花子:取净水红花子置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大部爆花,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别录》:“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2.《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儿痞块积聚,消年深日久坚积,疗妇人石瘕症。”
3.《品汇精要》:“明眼目,消疮毒。”
4.《本草衍义》:“治瘰疬。”
5.《青岛中草药手册》:“主治急性结膜炎。”
6.《广西本草选编》:“清热消肿。”
7.《新疆中草药》:“活血破积,止痛,健脾利湿。”
8.《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脾肿大,肝硬化腹水。”
原标题:水红花子词条标签:红蓼,水红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