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龙胆(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蓝花龙胆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的干燥全草。8-9月采收,除去杂质,干燥。产于云南、西藏。
中药名称蓝花龙胆
中药学名(拉丁名)GENTIANAE VEITCHIORI HERBA
别 名榜间莪保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龙胆科
分布区域产于云南、西藏。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的干燥全草。(《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分布产地
产于云南、西藏。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8-9月采收,除去杂质,干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2cm,直径4-9mm,有多个茎痕,下面丛生多数粗均匀的细根。根长8-20cm,直径2-3mm;表面淡棕色或黄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上面常有细密的横皱纹。断面黄白色,较疏松。花皱缩成卷条状,长约6.5cm。基部常带有枝及叶;花萼黄色,漏斗状,萼片披针形,裂至1/2;花冠喇叭状,深蓝色,长约5cm,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渐狭,有纵脉和斑点,皱褶明显。雄蕊5,贴生于花冠上。花柱线形,柱头2裂。种子细小,黄褐色,有光泽,表面具网隙。质薄脆,易碎。味极苦。(《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胆经。(《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药材主治
主治湿热黄疸,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头痛目赤,协痛口苦,惊风抽搐等。(《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用法用量
3-5g,多入丸散服。(《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药材鉴别
(1)本品粉末草绿色。花粉粒橘黄色;多为类圆球形,偶见钝三角形,直径约30μm,表面密布网状纹饰。叶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壁平直或微弯曲,有的呈连珠状增厚。气孔密集,不定式,圆形或长圆形,副卫细胞3-5个。花冠上表皮可见乳头状隆起,其细密的角质纹理和油滴。导管多见螺纹,直径约10μm,微木化,石细胞偶见,长圆形或类方形,壁厚,胞腔大,孔沟明显,木化。草酸钙晶体偶见,呈块状,直径约10μm。
(2)取本品粉末0.4g,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45min,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乙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龙胆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0:10:3)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断,晒干。(《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原标题:蓝花龙胆词条标签:蓝玉簪龙胆,蓝花龙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