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碗花花(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打破碗花花为毛茛科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 V. Lem.的新鲜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泥沙。主产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中药名称打破碗花花
中药学名(拉丁名)ANEMONES HUPEHENSIS HERBA
别 名
所属功效类
活血化瘀药
科毛茛科
分布区域、主产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 V. Lem.的新鲜全草。(《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分布产地
主产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泥沙。(《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性状
本品可长达1m。根粗壮,常弯曲,表面深褐色。基生叶具长柄,为三出复叶或单叶,长10-40cm;小叶卵形或狭卵形,长4-12cm,宽2.5-12cm,3或5浅裂,边缘具齿,两面疏生短毛,下表面沿叶脉处较密;茎生叶多为单叶,少有三出复叶。花茎长20-80cm,被短毛。聚伞花序顶生,二至三回分枝或成单花,总苞苞片叶状,2-3片,具短梗,花被5片,瓣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cm,红紫色,外面密被白色丝状毛,雄蕊多数。聚合果球形,瘦果长约3mm,密被白色长柔毛。气微,味微苦。(《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性味归经
中医:苦、辛,平。归肺、脾经。
壮医:苦、辣,平。(《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功效
中医:去湿,杀虫。
壮医:除湿毒,杀虫。(《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主治
中医:用于灭蛆,杀孑孓;外治体癣、脚癣。
壮医:用于杀灭虫蛆,痂(癣)。(《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用法用量
捣汁涂患处。(《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原标题:打破碗花花词条标签:打破碗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