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草(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母草为玄参科植物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 (L.) F. Muell的全草。7-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西藏东南部、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中药名称母草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四方拳草、蛇通管、气痛草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科玄参科
分布区域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 (L.) F. Muell的全草。(《中药大辞典》)
分布产地
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西藏东南部、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7-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中药大辞典》)
性味归经
微苦、淡,凉。(《中药大辞典》)
药材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中药大辞典》)
药材主治
主治风热感冒,湿热泻痢,肾炎水肿,劳伤咳嗽,白带,月经不调,痈疖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中药大辞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研末、浸酒。外用:鲜品捣敷。(《中药大辞典》)
中药配伍
①治急性泻痢或伴发热:母草一两,甘葛五钱,马齿苋、陈茶叶各适量同炒,煎服。(《庐山中草药》)
②治慢性菌痢:鲜母草二至三两,鲜凤尾草、鲜野苋菜各一两。水煎,分二次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慢性肾炎:母草二两,鲜马齿苋三斤,酒二斤。浸三天后启用,每服十五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疖肿:母草和食盐少许(溃疡加白糖少许),捣烂敷患处。(《庐山中草药》)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肖化不良,蛇咬伤。
2.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删》:治感冒,肝炎,肾炎水肿,痈疮,疔毒。
3.《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乳痈,胃痛。
原标题:母草词条标签: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