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叶(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海棠叶为蔷薇科植物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海棠叶产于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四川、云南、贵州。
中药名称海棠叶
中药学名(拉丁名)MALI HUPEHENSIS FOLIUM
别 名
所属功效类消食药
科蔷薇科
分布区域、海棠叶产于湖北、湖南、江西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的干燥叶。(《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分布产地
海棠叶产于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四川、云南、贵州。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摘,除去杂质,晒干。(《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多平展或微皱缩,完整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4cm。表面暗绿色、黄绿色或黄棕色。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羽状网脉,主脉在下表面极为突出,侧脉5-6对。具长柄,主脉及叶柄具稀疏柔毛。气微,味微苦、涩。(《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性味归经
微甘,平。归肝、胃经。(《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药材功效
养肝和胃,生津止渴,消积化滞。(《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肝病胁痛,消渴,眩晕等。(《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用法用量
2-5g。煎服或泡茶饮用。(《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药材鉴别
(1)本品粉末绿色。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有的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草酸钙簇晶多见。螺纹导管、网纹导管多见。非腺毛单细胞,细长,略弯曲。
(2)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海棠叶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烷-甲酸(8: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铁氰化钾溶液与2%三氯化铁溶液(1:1)的混合液(临用新制)。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略洗,干燥。(《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原标题:海棠叶词条标签:湖北海棠,海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