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廧子(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廧子为藜科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 Moq.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打下种子,去掉杂质,晒干。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
中药名称东廧子
中药学名(拉丁名)SEMEN AGRIOPHYLLI SQUARROSI
别 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
所属功效类消食药
科藜科
分布区域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
来源
本品为藜科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 Moq.的种子。(《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后打下种子,去掉杂质,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种子近圆形,扁平,光滑,有时具浅褐色的斑点。(《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肺、脾、胃经。(《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健脾消食,发表解热,利水。(《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饮食积滞,噎膈反胃,感冒发烧,肾炎。(《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煮食。(《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感冒发烧:吉刺儿9g,苦参30g,柯子9g,川楝子9g,青木香15g地丁9g,胡连3g。水煎服,每日2次。
2.治肾炎:吉刺儿12-15g。水煎服。(1-2方出自《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益气轻身,坚筋骨。
2.《康熙几暇格物编》:性暖,益脾胃,易于消化,好吐者,多食有益。
3.《药性考》:清热消风。
4.《纲目拾遗》:通利大肠,消宿食,治噎膈反胃。
原标题:东廧子词条标签:沙蓬,东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