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壳(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蜗牛壳为巴蜗牛科动物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de)和华蜗牛Cathaica fasciola (Draparnaud)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壳。捕得蜗牛后,去肉取壳,洗净,晒干。产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南、四川等地。
中药名称蜗牛壳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动物药
分布区域、产河北、陕西、甘肃
来源
本品为巴蜗牛科动物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de)和华蜗牛Cathaica fasciola (Draparnaud)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壳。(《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南、四川等地。
入药部位
动物
采收加工
捕得蜗牛后,去肉取壳,洗净,晒干。(《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淡,寒。(《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清热,杀虫,消肿。(《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小儿疳疾,齿䘌,瘰疬,酒皶鼻,脱肛。(《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小儿一切疳疾:蜗牛壳七个。净洗,令干,纳酥蜜中,瓷盒盛,用纸糊,于饭甑内蒸之,至饭熟取出细研,渐渐吃,一日食尽之。(《小儿宫气方》)
2.治齿䘌,并有虫:蜗牛壳三十枚。烧灰细研,每用揩齿。(《圣惠方》)
3.治大肠脱肛:蜗牛壳,去土研末,羊脂溶化,调涂,送入。(《纲目》引李延寿方)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治一切疳疾。”
2.《纲目》:“治齿䘌,面上赤疮,鼻上酒齄,久利下脱肛。”
原标题:蜗牛壳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