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肫草(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鸡肫草为虎耳草科植物鸡眼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Wall.的全草。8-9月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产于陕西、甘肃、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中药名称鸡肫草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PARNASSIAE WIGHTIANAE
别 名白侧耳、水侧耳、韦氏苍耳七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虎耳草科
分布区域产于陕西、甘肃、湖北、广东
来源
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鸡眼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Wall.的全草。(《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陕西、甘肃、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
8-9月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根茎圆柱形,粗短,直径约6m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多数须根。茎长20-45cm,直径2-3mm,表面棕黄色,有纵棱,质脆,易折断。基生叶丛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肾形,长3-5cm,宽4-7cm,上面棕褐色或绿褐色,下面灰白色。茎生叶1枚,形同茎生叶,较小,无柄。花灰白色,生于茎端,有时可见扁卵形。气微,味淡。(《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淡,性凉。(《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清肺止咳,止血,利湿。(《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肺热咳嗽,咯血,吐血,肾结石,胆结石,白带,湿热疮毒。(《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肺结核咯血,崩漏下血:鸡肫草15g,鹿衔草9g,卷柏9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2.治妇女白带:白侧耳60g,白木槿花15g。炖猪肉或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相关论述
1.《贵阳民间草药》:“辛、甘,温,无毒。”
2.《全国中草药汇编》:“淡,平。”
3.《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苦、涩,凉。”
4.《贵阳民间药草》:“补肺止咳。治妇女白带,跌打损伤。”
5.《全国中草药汇编》:“清肺止咳。治疟疾,肾结石,胆石症。”
6.《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清热利湿,止咳,止血。”
原标题:鸡肫草词条标签:鸡眼梅花草,鸡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