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瓦(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四块瓦为金粟兰科植物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Hemsl.或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 Pei的干燥根及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产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
中药名称四块瓦
中药学名(拉丁名)RHIZOMA ET RADIX CHLORANTHI
别 名
所属功效类祛风湿药
科金粟兰科
分布区域、产于陕西、甘肃、安徽
来源
本品为金粟兰科植物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Hemsl.或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 Pei的干燥根及根茎。(《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本品为金粟兰科植物及己Chloranthus serratus (Thunb.) Roem et Schult、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 Pei、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 (A. Gray) Solms-Laub.及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Hemsl.的干燥根茎及根。(《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分布产地
产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夏初采挖,洗净,干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药材性状
宽叶金粟兰:呈不规则短圆柱形中段片,表面黑褐色、灰褐色或灰黄色。质脆,切面木心黄白色。气微,味微辛。
多穗金粟兰:表面棕褐色,有枝根痕。质脆,切面平整,皮部土黄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及己:根茎呈结节状,多弯曲,上面具圆形茎痕,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略弯曲的细根。根长5-10cm,直径0.1-0.3cm,表面灰棕色。质较坚硬,断面皮部灰白色,木部黄白色。气芳香,味微苦。
多穗金粟兰:根茎呈团块状,密集着生多数须状根。须状根细长圆柱形,长10-20cm,直径0.05-0.15cm,表面棕褐色,有枝根痕。质脆,断面平整,皮部土黄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
丝穗金粟兰:根茎呈团块状,节间较密。须根细长弯曲,直径0.05-0.15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具明显纵皱纹,有支根痕。质脆易断,皮部易与木部剥离而露出木心。气香,味苦、辛。
宽叶金粟兰:根茎粗短,不规则圆柱形,顶端有多数圆形凹状茎痕或残留茎基;表面黑褐色,四周密生长而弯曲的细根。根直径约0.1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可抽出黄白色木心。气微,味微辛。(《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性味归经
辛、苦,温。有小毒。归肺、肝经。(《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辛、苦,平;有毒。归肺、肝经。(《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药材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清热解毒,止痛。(《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药材主治
用于风寒咳嗽,风湿麻木,疼痛,月经不调,跌打劳伤。(《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用于肺结核,无名肿毒,跌扑损伤,风湿性腰腿疼。(《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用法用量
3-9g,水煎服。(《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3-9g;或泡酒、入丸散。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熏洗。(《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用药禁忌
孕妇禁服。(《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内服宜慎,孕妇禁服。(《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置干燥处。(《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及己: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广;石细胞众多,直径43-78μm,孔沟极明显,并可见层纹;油细胞较多,散在于薄壁组织中。中柱鞘细胞1列。初生木质部4-8束,与初生韧皮部间隔排列。
多穗金粟兰:石细胞和油细胞散在,石细胞直径55-108μm,胞腔较大,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辐射状排列。根中央薄壁细胞壁木化。
丝穗金粟兰:表皮细胞多为类方形,外被角质层。薄壁细胞中含大量淀粉粒;油细胞散在;内皮层细胞内壁增厚。根中央薄壁细胞壁木化。(《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中段片,干燥,筛去灰屑。(《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四块瓦词条标签:丝穗金粟兰,四块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