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翅豆蔻根(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5:36
A+ A- 关灯 听书

九翅豆蔻根(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九翅豆蔻根为姜科植物九翅豆蔻Amomum maximum Roxb.的干燥根茎。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低温干燥。产西藏、云南、广东、广西。

中药名称九翅豆蔻根
中药学名(拉丁名)RHIZOMA AMOMI MAXIMI
别 名
所属功效类消食药
科姜科
分布区域、产西藏、云南、广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九翅豆蔻Amomum maximum Roxb.的干燥根茎。(《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分布产地
产西藏、云南、广东、广西。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低温干燥。(《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药材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块片,厚0.2-0.4c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切面浅棕色至浅红棕色。显颗粒性,内皮层环明显,纵切面略呈海绵状,纤维性。具突起环纹。质韧。气微香,味微辛。(《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性味归经
辛,热。归肺、脾、大肠经。(《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药材功效
补土健胃,理气消食,除风止痛。(《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药材主治
主治脘腹胀痛,呃逆,饮食积滞;风湿病肢体关节肿痛。(《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用法用量
15-30g。(《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药材鉴别
取本品粉末5g,置圆底烧瓶中,加水20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溢流至烧瓶,再加正己烷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至室温,取正己烷液,通过铺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九翅豆蔻根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醚(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三册傣族药》)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九翅豆蔻根词条标签:九翅豆蔻,九翅豆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