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杠碗(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青杠碗为壳斗科植物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的果壳或果实。秋季采收,晒干。产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中药名称青杠碗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青㭎转、毛猴儿、虫波罗
所属功效类
收涩药
科壳斗科
分布区域产辽宁、河北、山西、陕西
来源
本品为壳斗科植物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的果壳或果实。(《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晒干。(《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苦、涩,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止咳,止泻,止血,解毒。(《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咳嗽,久泻,久痢,痔漏出血,头癣。(《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咳嗽:青杠碗15g。煨水服。
2.治水泻:青杠碗30g。煨水服。(1-2方出自《贵州草药》)
3.治慢性肠炎,久痢,大便带血或脱肛:橡子肉30g,水浸泡1日,捞了煮烂,加红糖内服;或用橡子肉15g,楮树叶9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4.治头癣:青杠碗适量,研末,调菜油搽患处。(《贵州草药》)
5.治急性乳腺炎:青杠碗、蒲公英、瓜蒌壳各15g。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四川常用中草药》:“消肿,涩肠,止泻。治乳房红肿,哮喘,腹泻,痢疾。”
2.《河北中草药》:“涩肠止痢。用于慢性腹泻,久痢,尤对胃肠有寒滞者为佳。用治痔漏出血、脱肛,亦有收敛、止血之效。”
3.《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咳嗽,水泻。”
原标题:青杠碗词条标签:栓皮栎,青杠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