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莓子(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4:45
A+ A- 关灯 听书

倒莓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倒莓子为蔷薇科植物腺花茅莓Rubus parvifolius var. adenochlamys (Focke) Migo的枝叶或根。夏、秋季割取茎叶,秋、冬季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河南、湖南、四川。

中药名称倒莓子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红梅梢
所属功效类理气药
科蔷薇科
分布区域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腺花茅莓Rubus parvifolius var. adenochlamys (Focke) Migo的枝叶或根。(《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河南、湖南、四川。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夏、秋季割取茎叶,秋、冬季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理气活血,解毒消肿。(《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气滞胸闷,月经不调,跌打肿痛,痈肿疮毒。(《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①治月经赶前错后:红梅梢30g。泡酒服。
②治跌打肿痛:红梅梢15-30g。水煎服。
③治恶疮:鲜红莓梢叶适量。捣烂外敷。(1-3方出自《甘肃中草药手册》)

相关论述
1.《甘肃中草药手册》:“苦,平。”
2.《甘肃中草药手册》:“调气和血,解毒。主治气滞胸闷,月经不调,心胸气胀,吐血,痈肿疮毒。”

原标题:倒莓子词条标签:腺花茅莓,倒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