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灯笼(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锦灯笼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i (Mast.) Makino的干燥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主产于吉林、河北、新疆、山东等地。
中药名称锦灯笼
中药学名(拉丁名)PHYSALIS CALYX SEU FRUCTUS
别 名酸浆实、灯笼儿、王母珠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茄科
分布区域主产于吉林、河北、新疆、山东等地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i (Mast.) Makino的干燥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主产于吉林、河北、新疆、山东等地。
入药部位
花、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灯笼状,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微5裂,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棕红色或橙红色果实。果实球形,多压扁,直径1-1.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气微,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热淋涩痛;外治天疱疮,湿疹。(《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5-9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中国药典2020》)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橙红色。表皮毛众多。腺毛头部椭圆形,柄2-4细胞,长95-170μm。非腺毛3-4细胞,长130-170μm,胞腔内含橙红色颗粒状物。宿萼内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宿萼外表皮细胞垂周壁平整,气孔不定式。薄壁组织中含多量橙红色颗粒。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酸浆苦味素L对照品,加二氯甲烷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醇(2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①治百日咳:酸浆果实,瓦上烧存性。每服一分,白砂糖送下。(《江西中医药》(3):22,1953)
②治喉炎:天泡果研末一钱,加冰片一分,吹喉部。(《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尿结石:天泡果五钱,龙胆一钱,草药(红茯苓)三钱,香樟根一钱,生车前草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天泡湿疮:天泡草铃儿生捣敷之,亦可为末,油调敷。(《卫生杂兴》)
⑤治天蛇头(指尖痛):天泡果套在指上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槽朽宿萼。(《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经》:(主)产难。
2.《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
3. 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
4.《嘉佑本草》:主骨蒸。
5.《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
6.《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 。
7.《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原标题:锦灯笼词条标签:挂金灯,锦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