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松鼠为松鼠科动物松鼠Sciurus vulgaris Linnaeus除去内脏的全体。全年均可猎捕,捕后杀死,除去内脏,阴干。产于东北、河北、陕西、新疆、河南等地。
中药名称松鼠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栗鼠、灰鼠
所属功效类理气药
科动物药
分布区域产于东北、河北、陕西、新疆
来源
本品为松鼠科动物松鼠Sciurus vulgaris Linnaeus除去内脏的全体。(《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东北、河北、陕西、新疆、河南等地。
入药部位
动物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猎捕,捕后杀死,除去内脏,阴干。(《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理气调经,杀虫消积。(《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肺结核,胸膜炎,疳积,痔瘘。(《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焙焦研末,5-10g。外用:适量,焙焦研末,撒布。(《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①治月经不调:松鼠1只,烧黑研末。每服5g,日服2次。(《中国动物药》)
②治肺结核,肋膜炎:松鼠,烧黑,研末。每日2-9g,3次分服。
③治痔疾:松鼠烧黑,研细粉。撒布之。(2-3方出自《动植物民间药》)
相关论述
1.《医林纂要·药性》:“甘、咸,平。”
2.《医林纂要·药性》:“杀疳,治瘘,消瓜果积。”
3.《中国动物药》:“理气调经。治肺结核,肋膜炎,月经不调,痔疮等。”
4.《常见药用动物》:“有理气,调经,消积,止痛的功能。”
原标题:松鼠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