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子木(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1:38
A+ A- 关灯 听书

椋子木(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椋子木为山茱萸科植物梾木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ák的心材。全年均可采收。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台湾、西藏及长江以南各地。

中药名称椋子木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椋、梾、松杨
所属功效类
活血化瘀药
科山茱萸科
分布区域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

来源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梾木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ák的心材。(《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台湾、西藏及长江以南各地。

入药部位
其他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活血止痛,养血安胎。(《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跌打骨折,瘀血肿痛,血虚萎黄,胎动不安。(《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3-10g;或泡酒。(《中华本草》)

药理作用
椋子木油是从椋子木树果子中榨取的油,可食用。每日喂椋子木油15ml,共90d,可减轻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胆固醇在主动脉内膜的堆积。(《中华本草》)

相关论述
1.《新修本草》:“甘、咸,平。无毒。”
2.《新修本草》:“主折伤,破恶血,养好血,安胎,止痛,生肉。”
3.《药性考》:“疗伤破血,养血安胎,定痛续折。”
5.《救荒本草》:“椋子木,旧不载所出州土。今蜜县山野中亦有之,其树有大者,木则坚重,材堪为车辋。初生作科条,状类荆条,对生枝叉。叶似柿叶而薄小,两叶相当,对生。开白花。结子细圆,如牛李子,大如豌豆,生青熟黑。叶味苦。采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洗净,油盐调食。”

原标题:椋子木词条标签:梾木,椋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