蕤仁(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蕤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或齿叶扁核木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var. serrata Rehd.的干燥成熟果核。夏、秋间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洗净,晒干。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中药名称蕤仁
中药学名(拉丁名)PRINSEPIAE NUX
别 名蕤核、蕤子、白桵仁
所属功效类解表药
科蔷薇科
分布区域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或齿叶扁核木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var. serrata Rehd.的干燥成熟果核。(《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夏、秋间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洗净,晒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卵圆形,稍扁,长7-10mm,宽6-8mm,厚3-5mm。表面淡黄棕色或深棕色,有明显的网状沟纹,间有棕褐色果肉残留,顶端尖,两侧略不对称。质坚硬。种子扁平卵圆形,种皮薄,浅棕色或红棕色,易剥落;子叶2,乳白色,有油脂。气微,味微苦。(《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肝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疏风散热,养肝明目。(《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目暗羞明。(《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5-9g。(《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本草经疏》:“目病非关风热,而因于肝肾两虚者,不宜用。”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30-60℃)30ml,超声处理30分钟,弃去石油醚液,药渣再加石油醚(30-60℃)30ml洗涤2次,每次15ml,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加无水乙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昏眩赤肿,怕日羞明,不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脑子(研)二钱半,蕤仁(去皮壳,压去油)二两。上用生蜜六钱,将脑子、蕤仁同搜和,每用少许点之。(《局方》春雪膏)
2.治眼病翳遮瞳人,视物不明,有云气之状:蕤仁(去皮、尖)三分,当归身、甘草各六分,防风八分,黄连(拣治)二钱(锉如麻豆大,水一大碗,煎至一半入药)。上件锉如麻豆大,蕤仁别研如泥,同熬,滴在水中不敌,入去沫蜜少许,再熬少时为度,令病人心静点之,至目中微痛,日用五、七次,临卧点尤疾效,但欲多点,使药力相继也。(《兰室秘藏》百点膏)
3.取下翳膜:㈠蕤仁(去油)五分,青盐一分,猪胰子五钱。共捣二千下,如泥,罐收,点之。(《纲目》拨云膏)㈡蕤仁一两(去油),入白蓬砂一钱,麝香二分,研匀,收点之。(《纲目》)
4.治赤烂眼:①蕤仁(去皮)四十九个,胡粉(煅如金色)一鸡子大,研匀,入酥一杏仁许,龙脑三豆许,研匀,油纸裹收,每以麻子许,涂大小眦上,频用取效。(《近效方》)②蕤仁、杏仁各一两,去皮研匀,入腻粉少许为丸,每用热汤化洗。(《经验良方》)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中国药典2015》)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医林纂要》:白蕤仁,功略同酸枣仁,生则咸多,布散神明之用;熟则甘多,安定神明之主。入知其治目疾,而不知其能补心久矣。
2.《本经》: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
3.《吴普本草》:补中强志,明耳目。
4.《别录》:目肿眦烂,破心下给痰痞气。
5.《药性论》:治鼻衄。
6.《本草拾遗》:生治足睡,熟治不眠。
7.《本草蒙筌》:专治眼科,消上下胞风肿烂弦,除左右眦热障胬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
原标题:蕤仁词条标签:齿叶扁核木,蕤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