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花(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0:57
A+ A- 关灯 听书

葎草花(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葎草花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的干燥雌花穂。秋季采收,除去枝叶,干燥。产于我国南北各省,新疆、青海除外。

中药名称葎草花
中药学名(拉丁名)FLOS HUMULI
别 名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桑科
分布区域、产于我国南北各省,新疆、青海除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的干燥雌花穂。(《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分布产地
产于我国南北各省,新疆、青海除外。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除去枝叶,干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药材性状
本品由数朵至10余朵雌花花穂重叠成短柱状,常附有卵形苞片及托叶,基部有残留果柄。外表灰绿色至灰褐色,密被白色细茸毛,以苞片边缘与背面为多。苞片卵形,有的苞片内有一黄色扁圆形果实,剥开后有一黄色扁圆形子仁。气微,味淡。(《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肺、肾经。(《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药材主治
用于肺痨咳嗽,潮热,肺热咳嗽,小便不利。(《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用法用量
6-9g。(《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药材鉴别
本品粉末灰绿色。非腺毛极多,单细胞,壁薄,平直或舟状弯曲,多破碎,基部近圆形,长250-1300μm,体部直径25-100μm。柱头表皮细胞呈乳头状突起,直径8-12μm,长20-90μm,内含黄色物质。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7-12μm,棱角较细尖。(《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版》)

原标题:葎草花词条标签:葎草,葎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