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牛膝(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麻牛膝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Cyathula capitata (Wall.) Moq.的根。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地上茎叶及须根,晒干或烘干。产于四川金沙江流域一带,云南及西藏部分地区亦产。
中药名称麻牛膝
中药学名(拉丁名)Radix Cyathulae Capitatae
别 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
所属功效类祛风湿药
科苋科
分布区域产于四川金沙江流域一带,云南及西
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Cyathula capitata (Wall.) Moq.的根。(《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四川金沙江流域一带,云南及西藏部分地区亦产。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地上茎叶及须根,晒干或烘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根条短粗,长圆柱状锥形,两端粗细相差较大,头大尾小,常扭曲。表面棕黄色、深褐色,有皮孔及纵皱纹。体硬质脆,易折断,断面微带棕红色。气浓,味微甘,苦涩,略具麻味。(《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祛风湿,逐瘀血。(《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中华本草》)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与川牛膝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中柱异常维管束排列紧密且较多。在根中段排列较多。在根中段排列8-9圈。导管比川牛膝小,最大直径为100μm。
相关论述
1.《云南中草药》:“微苦,平。”
2.《云南中草药》:“祛风除湿,祛瘀通经,强筋壮骨。主治风湿关节痛,产后腰腹痛,闭经,产后恶露不尽。”
原标题:麻牛膝词条标签:头花杯苋,麻牛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