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鹰嘴豆为豆科植物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的干燥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产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台湾、内蒙古等地。
中药名称鹰嘴豆
中药学名(拉丁名)SEMEN CICERIS ARIETINI
别 名桃豆、鸡豆
所属功效类
补虚药
科豆科
分布区域产甘肃、青海、新疆、陕西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的干燥种子。(《卫生部药品标准维药分册》)
分布产地
产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台湾、内蒙古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卫生部药品标准维药分册》)
药材功效
清除异常体液,开通体液闭阻,调补机体。(《卫生部药品标准维药分册》)
药材主治
用于身体瘦弱,性欲低下,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及糖尿病。(《卫生部药品标准维药分册》)
用法用量
10-30g。(《卫生部药品标准维药分册》)
贮藏保存
置干燥通风处。(《卫生部药品标准维药分册》)
药材鉴别
本品横切面: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部为2列,长52~105μm,宽5~10μm,螺纹导管,直径40~52μm。表皮下有1~3层厚壁的支柱细胞,呈哑铃形,长31~63μm。种皮下为数列薄壁细胞。子叶细胞多角形,内含众多淀粉粒,少数内含方晶。(《卫生部药品标准维药分册》)
道地性
非道地
传说渊源
传很久以前,天山脚下有二夫妇,夫体弱多病,骨瘦如柴,妇相貌丑陋,焦发黄肤,婚后十载,膝下无后,后医诊断,妇不能生育,多方治疗未有成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欲请夫将其休之,另觅佳人以续香火,夫痛苦万分,举棋不定.突一夜做梦,遇老神仙告知:向南有圣树,取果实与金豆(就是指鹰嘴豆)同食,则可解心头之忧。次日夫妇二人即动身南寻,觅三年到和田,得其核桃,与鹰嘴豆同食。食后三月,妇面容娇丽,幽雅绝俗,娉婷袅娜,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明眸皓齿而笑靥如花,夫广额阔面,身健力强,铜筋铁骨而玉树临风。未过时日,佳妇有喜,年后生育一子,其子资质聪颖,才华出众,舞象之年便已满腹经纶,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博古而通今,众曰其乃天子门生,数载后荣归故里,立一碑文祭拜神豆,使此神奇佳话流芳后世,后经千年临床验证,该豆确有排毒养颜,完美肌肤,延缓衰老,益寿延年之功效,常年用之,会有意想不到之惊喜。
原标题:鹰嘴豆词条标签:鹰嘴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