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草(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0:02
A+ A- 关灯 听书

火绒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火绒草为菊科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Willd. ) Beauv.的地上部分。夏、秋间采收,晾干。产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山东。

中药名称火绒草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LEONTOPODII
别 名小矛香艾、老头草、老头艾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科菊科
分布区域产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Willd. ) Beauv.的地上部分。(《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菊科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Willd. ) Beauv.的干燥的全草。(《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分布产地
产于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山东。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间采收,晾干。(《中药大辞典》)

夏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长15-30cm,全株密生白色绒毛。根茎黑褐色,须根细、残断,呈黃褐色。茎丛生,不分枝。叶互生,无柄,完整叶片披针形或条形,全缘,长1-3cm,宽3-5mm,两面密生白色绒毛。头状花序,无梗,3-5簇生于茎顶。瘦果长圆形,有短毛,黄褐色。气微,味淡。(《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性味归经
微苦,寒。(《中药大辞典》)

微苦,寒。(《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药材功效
疏风清热,利尿,止血。(《中药大辞典》)

清热凉血,利水消肿。(《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药材主治
主治流行性感冒,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尿血,创伤出血。(《中药大辞典》)

用于水肿,尿血,急性肾炎。(《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研末敷。(《中药大辞典》)

25-35g,水煎服。(《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灰绿色,非腺毛极多,较长,直径5-8μm,扭曲盘绕成团,.细胞连结处似竹节,多膨大。叶肉组织碎片极多,细胞呈类圆形,表面观淡黄色。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条形,排列整齐,黄棕色或无色,壁稍厚。叶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形,壁稍厚,波状弯曲,无色。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照品,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中药配伍
1.治肾炎:火绒草30g。煮水卧3个鸡蛋,连汤食之。(《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尿路感染:①火绒草鲜品30g。水煎服。②火绒草,萹蓄9g,瞿麦15g,地肤子9g,车前草12g,小蓟30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3.治感冒:小矛香艾9g,连翘12g,薄荷3g,牛蒡子9g。水煎服。

4.治创伤出血:小矛香艾适量。研细末,外敷患处。(3-4方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中药炮制
拣净杂质,用水喷淋,切段,干燥。(《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益肾利尿。治急性肾炎,有尿血者效果好。”

2.《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血尿有效。”

3.《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流行性感冒。”

4.《青岛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

原标题:火绒草词条标签:火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