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尾(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1:59:47
A+ A- 关灯 听书

当归尾(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当归尾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主产于甘肃、云南等地。

中药名称当归尾
中药学名(拉丁名)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别 名当归须
所属功效类解表药
科伞形科
分布区域主产于甘肃、云南等地。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支根。(《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甘肃、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或长条形,上粗下细,多数扭曲;有少数须根痕,长3-25cm,直径0.3-1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较粗糙,皱缩,具纵向纹理。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气香而浓,味甘、辛、微苦。(《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药材功效
破血逐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恶血上冲,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用法用量
6-12g。(《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当归尾词条标签: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