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石(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1:59:44
A+ A- 关灯 听书

云母石(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母石为硅酸盐类矿物云母族白云母,主含含水铝硅酸钾铝KAI(Alsi3O10)(OH)2。采挖后,除去杂质。主产于内蒙古、辽宁、吉林、山西、江西、西藏等地。

中药名称云母石
中药学名(拉丁名)MUSCOVITUM
别 名云华、云珠、云英
所属功效类
补虚药
科矿物药
分布区域主产于内蒙古、辽宁、吉林、山西

来源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云母族白云母,主含含水硅酸钾铝。(《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云母族白云母,主含含水铝硅酸钾铝KAI(Alsi3O10)(OH)2。(《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内蒙古、辽宁、吉林、山西、江西、西藏等地。

入药部位
矿物

采收加工

采挖后,除去杂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采挖后,除去杂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半透明,无色或略带浅黄棕色、浅绿色、浅灰色,具珍珠样或玻璃样光泽。质韧,可层层剥离,薄片光滑透明,具弹性。气微,味淡。(《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大小不一。无色或略带浅黄棕色、浅绿色、浅灰色,具珍珠样或玻璃样光泽。质韧,可层层剥离,薄片光滑透明,具弹性。气微,无味。(《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脾、膀胱经。(《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甘,平。归肺、脾、膀胱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功效

下气,补中,敛疮,止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下气,补中,敛疮,止血。(《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药材主治

用于虚损气弱,眩晕;外用于痈疽疮毒,金创出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用于虚损气弱,眩晕;外治痈疽疮毒,金疮出血。(《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用法用量

9-12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9-12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禁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置干燥处。(《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中药配伍
①治风癫:云母,服三方寸匕,取瘥。(《千金翼方》)

②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云母粉二两,常山一两。上二味捣筛为散。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千金翼方》)

③治疟多寒: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金匮要略》蜀漆散)

④治小儿赤白痢及水痢:云母粉半大两,研作粉煮白粥调,空腹食之。(《食医心镜》)

⑤治带下:云母粉服三方寸匕,三五服。(《千金翼方》)

⑥治妇人难产,经日不生:云母粉半两,温酒调服。(《积德堂经验方》)

⑦治金疮、一切恶疮:云母粉涂之。(《千金翼方》)

⑧治痔病:云母服三力寸匕.慎房室、血食油腻。(《千金翼方》)

中药炮制

取原药,洗净,干燥。砸成碎片。(《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云母石:除去杂质。
煅云母石:取净云母,照明煅法煅至红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

2.《名医别录》: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

3.《本草经疏》:云母,石性镇坠,能使火下,火下则水上,是既济之象也。故安五脏,益子精,明目。《别录》主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皆此意出。其曰止痢者,久痢则肠胃俱虚,甘温足以回其虚,下坠足以去其积,故亦主之也。

4.《长沙药解》:云母,利水湿,消瘀除疟。《金匮》蜀漆散,用之治牝疟多寒,以其泄湿而行痰也。疟以寒湿之邪,结于少阳之经,与淋利之证,皆缘土湿而阳陷,云母泄湿行痰,故治牝疟而除淋痢。

5.《药性论》:主下痢肠澼,补肾冷。

6.《医林纂要》:补肺下气,坚固肌理,去热解毒。

7.《国药的药理学》:为利尿消毒药,治淋疾及妇人带下。又治慢性肠炎,小儿下痢,猩红热等。外用治火伤,刀伤,湿疹等糜烂症。

8.《药材学》:镇怯,治心悸。

原标题:云母石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