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芽(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5:31
A+ A- 关灯 听书

桑芽(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桑芽为槭树科植物苦茶槭Acer ginnala Maxim. subsp. theiferum (Fang) Fang和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的嫩叶。3月采收嫩叶,置锅中,微火炒焙数分钟,取出用手揉搓至均匀后,晒干。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

中药名称桑芽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女儿红、青桑头、桑条
所属功效类解表药
科槭树科
分布区域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来源
本品为槭树科植物苦茶槭Acer ginnala Maxim. subsp. theiferum (Fang) Fang和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的嫩叶。(《中华本草》)

本品为槭树科植物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的干燥叶芽。(《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分布产地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3月采收嫩叶,置锅中,微火炒焙数分钟,取出用手揉搓至均匀后,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条状,长1.5-2.5cm。灰绿色至深绿色,多卷曲、皱缩或破碎。对生叶展平后,狭长,顶端尖,边缘有锯齿,背面密被柔毛,基部具黄褐色至深褐色鳞片。质软。气微,味微苦、微涩。(《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性味归经
微苦、微甘,寒。归肝经。(《中华本草》)

甘、微苦,凉。归肝经。(《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药材功效
清肝明目。(《中华本草》)

散风热,清头目。(《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药材主治
主治风热头痛,肝热目赤,视物昏花。(《中华本草》)

用于风热头胀。(《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开水冲泡化茶饮。(《中华本草》)

3-9g。(《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贮藏保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中华本草》)

置干燥处,防霉。(《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叶片、叶柄及嫩枝,筛去灰屑。(《中华本草》)

将原药除去杂质,筛去灰屑。(《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

药理作用
从桑芽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的茶条槭素A,在0.31mg/ml和5mg/ml时对福氏、志贺痢疾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有抗菌作用。(《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江苏植物药材志》:“代茶饮,退热明目。”

2.《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清头目。”

3.《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肝热目赤,昏花。”

4.《浙江药用植物志》:“治风热头痛。”

原标题:桑芽词条标签:茶条槭,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