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7:36
A+ A- 关灯 听书

蜈蚣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蜈蚣草为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的全草或根茎。全年可采收,鲜用或晒干。产陕西、甘肃、河南、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广东及台湾。

中药名称蜈蚣草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小贯仲、百叶尖、蜈蚣蕨
所属功效类祛风湿药
科凤尾蕨科
分布区域产陕西、甘肃、河南、浙江,福建

来源
本品为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的全草或根茎。(《中药大辞典》)

分布产地
产陕西、甘肃、河南、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广东及台湾。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全草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收,鲜用或晒干。(《中药大辞典》)

性味归经
淡、苦,凉。(《中药大辞典》)

药材功效
除湿,活络,解毒杀虫。(《中药大辞典》)

药材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感冒,痢疾,乳痈,疮毒,疥疮,蛔虫症,蛇早咬伤。(《中药大辞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中药大辞典》)

中药配伍
治疥疮:蜈蚣草(全草)二两,一扫光四两。大蒜杆(干的)四两。煎水洗,一日三次。并须内服消毒药:白土茯苓、白鲜皮、蒲公英各一两,八爪金龙四钱。煎水服,一日三次。(《贵州民间药物》)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治疥疮。

2.《湖南药物志》:辟疫,消肿,退热。

原标题:蜈蚣草词条标签:蜈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