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巴花(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狼尾巴花为报春花科植物虎尾草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的全草或根茎。花期采挖,阴干或鲜用。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中药名称狼尾巴花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
所属功效类
活血化瘀药
科报春花科
分布区域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来源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虎尾草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的全草或根茎。(《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全草
采收加工
花期采挖,阴干或鲜用。(《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苦、辛,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活血利水,解毒消肿。(《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月经不调,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乳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中华本草》)
用药禁忌
《陕西中草药》:“孕妇忌服。”
中药配伍
1.治月经不调,痛经:狼尾巴花、益母草各9g,月季花、马鞭草各6g。水煎服。(《华山药物志》)
2.治月经过多:狼尾巴花根、金樱子根各30g,棕榈根15g。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3.治闭经:狼尾巴花根30g,茜草15g。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4.治咽喉肿痛:鲜狼尾花、鲜青木香各9g。加水适量,捣汁服。(《华山药物志》)
5.治乳痈:狼尾花15g,葱白7根。酒、水各半煎服。(《华山药物志》)
6.治急性淋巴管炎:狼尾花鲜草捣烂外敷。(《华山药物志》)
7.治淋巴结核,小儿疳热:鲜狼尾巴花30g,鸡蛋1个同煮熟,蛋、汤同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8.治跌打损伤:活血莲根30g。水、酒各半煎服。外用活血莲、葱白、酒糟各适量,捣烂炒热敷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9.治腰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狼尾花60g,泡酒500ml,5-7日后内服,每次5-10ml,每日2次。(《华山药物志》)
10.治白带:血经草15g,马齿苋12g,四叶葎9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11.治黄疸型肝炎:活血莲根15-21g。水煎,冲白糖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散瘀消肿,解毒生肌,利水,降血压。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无名肿毒,咽喉肿痛,肺痈,跌打损伤,骨折,水肿,高血压症。”
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白带,小便不利。”
3.《华山药物志》:“治腰扭伤,风湿性关节炎,痛经,急性淋巴管炎。”
原标题:狼尾巴花词条标签:虎尾草,狼尾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