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老鹳草(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草原老鹳草为牻牛儿苗科草原老鹳草Geranium pratense L.的干燥全草。6-8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产于东北西部、内蒙古、山西、西北、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
中药名称草原老鹳草
中药学名(拉丁名)GERANII PRATENSIS HERBA
别 名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牻牛儿苗科
分布区域、产于东北西部、内蒙古、山西
来源
本品为牻牛儿苗科草原老鹳草Geranium pratense L.的干燥全草。(《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分布产地
产于东北西部、内蒙古、山西、西北、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6-8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药材性状
全株多皱缩或破碎,绿褐色或褐黑色,被倒向弯曲的柔毛和开展的腺毛,有时可见纺锤形块根。茎假二叉状分枝,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对生,具长柄,柄长为叶片的3-4倍;叶片展开后呈肾圆形或五角状肾圆形,基部宽心形,长2-4cm,宽4-7cm,掌状7-9深裂近茎部,裂片菱形或狭菱形,羽状深裂,小裂片条状卵形,常具1-2齿,上表面被疏伏毛和短腺毛,背面沿脉被短柔毛。每个花梗具2花;苞片狭披针形,花梗弯曲明显短于花;萼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具长约2mm的尖头;花瓣展开后为萼片的1倍以上,先端钝圆,雌蕊花柱分枝。蒴果长约2-3cm。气微,味微辛,涩。(《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寒。(《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止痛,利肺杀虫。(《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治瘟病时疫、寄生虫及肺病等。(《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用法用量
3-5g。(《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药材鉴别
(1)本品粉末灰黄色。草酸钙簇晶直径42-53μm;非腺毛单细胞,具疣状突起,长260-270μm,直径12-20μm。腺毛分为两种:一种长51-76μm,柄1-2细胞,腺头2细胞;另一种长529-593μm,柄3-8个细胞,腺头6-8细胞;细胞内含黄棕色分泌物。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导管主为螺纹、网纹。可见果皮石细胞,类多角形,胞腔较大。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 附录 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8: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
原标题:草原老鹳草词条标签:草地老鹳草,草原老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