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鳖金星(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6:02
A+ A- 关灯 听书

鱼鳖金星(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鱼鳖金星为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 (Baker) Ching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产长江流域各省及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陕西和甘肃。

中药名称鱼鳖金星
中药学名(拉丁名)LEPIDOGRAMMITIDIS HERBA
别 名岩瓜子草、瓜子莲、石瓜米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水龙骨科
分布区域产长江流域各省及福建、广东、广西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 (Baker) Ching的全草。(《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 (Baker) Ching的干燥全草。(《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分布产地
产长江流域各省及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陕西和甘肃。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中药大辞典》)

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药材性状
呈段状。根茎散生淡棕色膜质鳞片,直径约3mm。叶2型;营养液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cm;孢子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宽约1cm,孢子囊群圆形,黄褐色,分两行沿叶背中脉左右排列。气微,味淡。(《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性味归经
甘、微苦,凉。(《中药大辞典》)

甘,寒。(《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凉血散瘀。(《中药大辞典》)

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药材主治
主治痄腮,咽喉疼痛,痞块,臌胀,淋浊,水肿,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疔疮痈肿,瘰疬,跌打损伤。(《中药大辞典》)

用于小儿高热,肺痨咳嗽咯血,气管炎,关节酸痛。(《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中药大辞典》)

9-15g。(《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中药配伍
1.治咳嗽吐血,瘰疬:鱼鳖金星9g。水煎服。(《江西中医药》(4):48,1957)

2.治淋巴结炎:鱼鳖金星、凤尾蕨各15g。水煎服。(南药《中草药学》)

3.治疔疮,痈肿:抱石莲9-12g。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4.治尿血:抱石莲15g,车前草30g,地榆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5.治胆囊炎:鲜抱石莲60g,豆腐120g。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6.治臌胀:鱼鳖金星、仙鹤草、过路黄各15g。水煎服。(南药《中草药学》)

中药炮制
取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 王安卿《采药志》:“治痰火毒行上部。”

2. 汪连仕《采药书》:“消痞块痰核,痄腮。”

3.《纲目拾遗》:“治臌胀,瘰疬,火毒症。”

4.《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煎酒冲白糖服。”

5.《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消炎,驱风。蒸甜酒治产后寒。外用治跌打损伤,消伤肿。”

6.《浙江中药手册》;“治咽喉肿痛。”

7.《江西民间草药》:“治乳痈未溃,咳嗽吐血,疔疮痈肿。”

8.《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补益精气,利水,除湿。治虚痨咳嗽,五淋及白浊等症。”

原标题:鱼鳖金星词条标签:抱石莲,鱼鳖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