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中药材) 收藏 | 0

发布时间: 2024-01-05 12:05:50
A+ A- 关灯 听书

灯笼果(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灯笼果为虎耳草科植物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的果实。7-8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产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中药名称灯笼果
中药学名(拉丁名)FRUCTUS RIBIS MANDSCHURICI
别 名狗葡萄、醋栗、山樱桃
所属功效类解表药
科虎耳草科
分布区域产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来源
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的果实。(《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7-8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果实呈扁球形,直径约6mm,果皮皱缩不平,红褐色至黑红色,显油性。先端有宿存花萼,基部具果柄,有绒毛。果皮薄,易碎,可见棕红色小椭圆球形或小肾形的种子。气微,味甘、辛。(《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辛,温。(《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解表。(《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感冒。(《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治感冒:灯笼果15g。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吉林中草药》:“解表,治感冒。”

2.《全国中草药汇编》:“解毒。”

原标题:灯笼果词条标签:东北茶藨子,灯笼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