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马陆(中药材)
收藏
|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陇马陆为多足纲圆马陆科动物宽跗陇马陆Kronopolitus svenhedini (Verhoeff)的干燥全体。夏秋二季捕捉,除去杂质,低温干燥或晒干。主产于甘肃。
中药名称陇马陆
中药学名(拉丁名)KRONOPOLITUS
别 名百足、马蚿、蛆蟝
所属功效类
活血化瘀药
科动物药
分布区域主产于甘肃。
来源
本品为多足纲圆马陆科动物宽跗陇马陆Kronopolitus svenhedini (Verhoeff)的干燥全体。(《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本品为多足纲圆马陆科动物宽跗陇马陆Kronopolitus svenhedini (Verhoeff)的干燥全体。(《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甘肃。
入药部位
动物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捕捉,除去杂质,低温干燥或晒干。(《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夏秋二季捕捉,除去杂质,低温干燥或晒干。(《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完整虫体呈圆柱形,常背朝外蜷曲成环状。体长23-30mm,直径2-3.5mm,外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具黄色横纹。由20个体节组成,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常断裂,无眼,有侧头器,具白色微毛;头的腹面颚唇部具一片颏节;胸部由第1-4体节组成,2-4节有足各一对;腹部由5-20体节组成,第5-18节各有步足2对,第20节后端为肛门,称肛节。体节两侧有三角状或不规则形侧突各1个,发达或不发达,自第5节起,侧突上具腺窝。肛节呈半圆球形,并具黄色喙状突尖。质脆易碎。微有异臭,味辛。(《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本品完整虫体呈圆柱形,由20个体节组成,分头、胸、腹三部分。常背朝外蜷曲成环状。体长23-30mm,直径2-3.5mm,棕褐色或灰褐色,具黄色横纹。头部有一对触角,常断裂,无眼,有侧头器,具白色微毛;头的腹面颚唇部具一片颏节;胸部由第1-4体节组成,2-4节有足各一对;腹部由5-20体节组成,第5-18节各有步足2对,第20节后端为肛门,称肛节。体节两侧有三角状或不规则形侧突各1个,发达或不发达,自第5节起,侧突上具腺窝。肛节呈半圆球形,并具黄色喙状突尖。质脆易碎。微有异臭,味辛。(《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性味归经
辛,温。(《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辛、温。(《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药材功效
破积化滞,和胃,消肿解毒。(《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破积化滞,和胃,消肿解毒。(《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癥瘕,痞满,胃痛食少,痈肿毒疮。(《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于症瘕,痞满,胃痛食少,痈肿毒疮。(《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用法用量
内服:研粉或制成片剂,1-2g。外用:熬膏,研末,或捣敷。(《中药大辞典》)
用药禁忌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变,防虫蛀。(《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变,防虫蛀。(《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灰褐色或棕褐色。体壁碎片淡棕红色至棕红色,边缘裂成层片状,层少者色淡,单层者无色透明,表面密集颗粒状小突起或鳞片状纹理,腺体较多,圆形,黄色或桔红色,内具较淡的环;体壁内表面具点状凹陷;体壁横断面呈层片状;不规则小片多见;可见气管小段,淡黄白色;肌纤维束可见,常附着于体碎片上;脊索片断,具分枝状纹理,透明或透明;步足片段圆柱形,一端粗,表面具稀疏斜生的刚毛。腔肠碎片外侧半圆形,内侧多有突起。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许,水浸12小时,过滤。滤液1ml置于试管中,滴入5%α-萘酚乙醇溶液3滴,摇均。沿试管壁缓缓滴入浓硫酸,在试液与硫酸界面处出现紫红色环,振摇后颜色变深,冷却后加水稀释,有暗紫色沉淀产生。
2.取本品粉末少许,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无臭气体,再加入过量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1)本品粉末灰褐色或棕褐色。体壁碎片淡棕红色至棕红色,边缘裂成层片状,层少者色淡,单层者无色透明,表面密集颗粒状小突起或鳞片状纹理,腺体较多,圆形,黄色或桔红色,内具较淡的环;体壁内表面具点状凹陷;体壁横断面呈层片状;不规则小片多见;可见气管小段,淡黄白色;肌纤维束可见,常附着于体碎片上;脊索片断,具分枝状纹理,透明或透明;步足片段圆柱形,一端粗,表面具稀疏钭生的刚毛。腔肠碎片外侧半圆形,内侧多有突起。
(2)取本品粉木少许,水浸12小时,过滤。滤液1ml置于试管中,滴入5%α-萘酚乙醇溶液3滴,摇均。沿试管壁缓缓滴入浓硫酸,在试液与硫酸界面处出现紫红色环,振摇后颜色变深,冷却后加水稀释,有暗紫色沉淀产生。
(3)取本品粉末少许,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无臭气体,再加入过量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中药配伍
①治鼻息肉:马陆醋炙研末,棉花蘸塞鼻孔中。(《泉州本草》)
②治蛾子:马陆、鲜赤葛。共捣烂,敷颈部。(《四川中药志》)
③治一切疮毒:马陆、滚山珠、癞疙宝、乌梢蛇、壁虎、蜈蚣。共以桐油熬膏,外贴。(《四川中药志》)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除去杂质。(《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8年版》)
毒性
马陆鲜重水煎液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是41.30±1.04g/Kg。(《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经》:主腹中大坚症,破积聚,瘜肉恶疮,白秃。
2.《别录》:疗寒热痞结,胁下满。
3.《纲目》:辟邪疟。
4.《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痒疮,敷鱼口痈毒。
5.《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风,去风湿。
原标题:陇马陆词条标签: